"JFM/FLOW中国专题研讨会:从基础到应用的流体力学研究 "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9-09 01:47:00  

转载

2025年8月31日至9月2日,“JFM/FLOW中国专题研讨会:从基础到应用的流体力学研究”在北京大学新奥工学大楼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剑桥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旨在分享前沿成果,激发创新合作,促进学术共同体协作发展,推动流体力学领域持续进步。

研讨会合影

9月1日上午,会议正式拉开帷幕。JFM主编、剑桥大学Colm-Cille P. Caulfield教授,FLOW主编、斯坦福大学Juan G. Santiago教授,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教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Dan Henningson教授、清华大学吴子牛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王连平教授、东京大学Shu Takagi教授、清华大学吕存景教授等多位期刊编委线下/线上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知名国内外高校院所的160余位名专家学者线下参会,参与主题演讲、专题研讨及编委交流等多项活动;线上直播观看超过34000余人次。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院长、JFM副主编杨越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场辞,向莅临本次盛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欢迎。杨越教授回顾了北京大学力学学科的深厚底蕴,强调了流体力学作为连接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的关键领域,对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及新能源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此次研讨会将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起点,推动学科前沿成果的展示与跨界创新,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深入合作与思想碰撞。

杨越教授主持会议

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存标教授致辞,他强调了此次研讨会对于推动流体力学研究从基础理论迈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不同研究背景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共同探索流体力学研究的新路径、新方法。

李存标教授致辞

JFM主编、英国剑桥大学Colm-Cille P. Caulfield教授代表剑桥大学出版社和JFM期刊致欢迎辞,对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对于会议组织方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和湍流与复杂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表示感谢。接下来,Cauflied教授还作了题目为“Stratified turbulence: climate’s mysterious mixer”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对分层湍流的最新研究进展。

Colm-Cille P. Cauflied教授致辞

南方科技大学王连平教授作题目为“How do we as a community better support JFM?”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关于中国学者如何更好地支持 JFM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王连平教授作特邀报告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Dan Henningson教授作题目为“Large scale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unsteady aerodynamic flows and the role of laminar turbulent transition”的特邀报告,分享了非定常流动的大规模数值模拟及其相关复杂转捩现象的研究进展。

Dan Henningson教授作特邀报告

剑桥大学出版社潘群作题目为“Fluid Mechanics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剑桥大学出版社在流体力学领域的出版成果与学术支持举措。

潘群作特邀报告

随后是期刊编委交流环节,FLOW编委会同现场及线上参会人员围绕期刊定位、评审流程等内容开展了探讨与对话。

交流环节

9月1日下午,特邀报告继续进行。清华大学许春晓教授作题目为“Transverse curvature effect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cylindrical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圆柱湍流边界层的横向曲率效应及其控制的前沿研究。

许春晓教授作特邀报告

东京大学Shu Takagi教授作题目为“A full Eulerian method for solving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blems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blood cell flows”的特邀报告,分享了一种用于求解流固耦合(FSI)问题的全欧拉数值方法及其在血细胞流动中的应用研究。

Shu Takagi教授作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王展研究员作题目为“Resonantly forced hydroelastic waves: from fast train track to moving loads on floating ice sheets”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弹性冰层与下方水体耦合作用下的弹性波演化机理和理论模型,并介绍了理论分析结果在浮冰破冰中的工程应用前景。

王展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北京大学谢金翰研究员作题目为“Bidirectional energy transfer across scales in geophysical turbulence”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地球物理流体中的湍流跨尺度双向能量传输研究。

谢金翰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剑桥大学出版社的Anna Simpson博士作题目为“Development of JFM and FLOW in China”的特邀报告,分享了JFM和FLOW的办刊宗旨与创新举措,及其在中国的增长数据与影响力表现。

Anna Simpson博士作特邀报告

随后是期刊编委交流环节,JFM编委会同现场及线上参会人员围绕发展方向、收录情况、投稿注意事项等话题深入交流。

交流环节

9月2日大会以专题报告形式在两个分会场举行。分会场一中,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等单位的15位专家学者带来学术专题报告,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学术专题报告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余钊圣教授、杨晓雷研究员、陈曦教授、吕本帅研究员、苏彩虹教授、翟志刚教授、徐翱副教授、吕鹏宇助理教授、徐杨教授、周毅教授、唐湛棋副教授、王鹏副教授、唐顺林教授、郭同彪副研究员、李琪副教授)

分会场二中,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的14位专家学者带来学术专题报告,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学术专题报告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王本龙教授、邓建教授、张欢教授、满怡研究员、毛雪瑞教授、杨自强副研究员、张杰教授、朱驰研究员、吴雷教授、汤涛教授、吴建钊副教授、周光照助理教授、沈在意研究员、张雯副研究员分别做邀请报告)

会议闭幕环节上,JFM主编Colm-Cille P. Caulfield教授代表剑桥大学出版社向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颁发了最佳合作伙伴奖。这标志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得到了拓展和加强。

JFM主编Colm-Cille P. Caulfield教授向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颁发了最佳合作伙伴奖

剑桥大学出版社是剑桥大学旗下非营利性出版机构,历史可追溯至十六世纪,是全球最大、最古老的大学出版社之一。旗下拥有400余种学术期刊,覆盖自然科学、技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每年发行近两千种学术著作。其旗舰期刊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JFM)1956 年创刊,首任主编是国际流体力学领域权威 George K. Batchelor 教授,现已是流体力学领域顶级国际刊物,受全球研究者关注,发表内容涵盖理论、计算、实验流体力学等方向。FLOW 是 JFM 聚焦应用方向的姊妹期刊,专注流体力学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成果转化,更倾向接收和发表有明确应用背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刊载论文需在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上有显著学术创新。

从基础湍流的微观机制到全球气候的宏观调控,从实验室里的数值模拟到工程现场的技术落地,本次会议以流体力学为纽带,串联起科学探索与人类发展的核心需求。未来,流体力学必将在应对气候挑战、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医疗水平等领域发挥更关键的作用,为构建人类社会美好未来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在友好热切的氛围中,2025 JFM/FLOW 中国专题研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