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压缩湍流的机理、模式及实验研究”创新研究群体举行第二期开题报告会

发布时间: 2013-05-02 03:23:00  

    4月26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可压缩湍流的机理、模式与实验研究”创新研究群体第二期开题报告会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一号楼212会议室举行。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工学院院长、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十一主持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数理学部力学处处长詹世革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李存标
、吴介之、米建春、陶建军、肖左利、蔡庆东、苏卫东、史一蓬等创新研究群体成员,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者刘锋应邀列席参加。

    创新群体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资助的针对重大基础科学和基础应用问题的研究项目。“可压缩湍流的机理、模式与实验研究”创新群体致力于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1、对可压缩湍流开展大规模数值模拟,揭示可压缩湍流的不同机理;2、建立适应于航空航天气动问题数值模拟的可压缩湍流模型及其转捩预测方法;3、发展复杂流动多过程耦合的气动力和气动声学理论和新的流动控制技术;4、建成完善的高超声速流动测试平台,理论和计算提供参照。

    在第一期研究中,该群体在可压缩湍流的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包括:陈十一与史一蓬、肖左利等合作,从湍流理论和多尺度计算出发,提出了先进的湍流模拟方法——约束大涡模拟方法(CLES),该方法解决了目前湍流模拟中RANS/LES混合方法内外流场不匹配的问题,精确模拟了分离流动和摩擦阻力,已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大型客机的气动力模拟,在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力学家大会的一小时开幕式报告中,陈十一对此方法做了介绍,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陶建军发现新的湍流强迫转捩的机制,指出对于不同的流动-如槽道和管流的转捩,都存在同样的局部临界雷诺数,从而发现强迫转捩满足一定的普适的条件;李存标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三座高超声速静风洞,该风洞设备是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关键技术设备,李存标利用此设备获取了高超声速流动的重要实验结果;吴介之在世界上首次将多过程分解的技术引入气动力的分析中,建立了基于多过程分解的气动力和气动声学理论,发展了新的流动诊断和流动控制技术。

    开题报告会上,陈十一做了题为“可压缩湍流的机理、模式与实验研究”的研究报告,对团体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并明确列出了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李存标做了题为“可压缩湍流实验研究”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可压缩湍流实验的研究情况,包括建立了高超声速风洞,并利用此风洞开展了一系列可压缩湍流转捩研究等;陶建军和史一蓬分别做了题为“粘性剪切流的强迫转捩过程与流动控制”与“可压缩湍流模式研究计划”的报告,介绍了团队在湍流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听取报告后,基金委领导充分肯定了创新群体的研究,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孟庆国建议创新群体围绕重点问题,明确群体项目关心的核心问题进行报告和交流,促进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问题的实验和计算的融合;詹世革指出,希望创新群体进一步凝练方向,加强合作实现群体机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国家工程上的关键问题。

    汲培文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报告中预期成果明确,主线清楚,该创新研究群体面向并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汲主任建议团队进一步凝练研究过程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发挥群体的系统性作用,营造积极主动的科研氛围。希望创新群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进一步向更高台阶攀升!

会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左)、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