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钧教授趣论中国古代科技中的现代科学信息

发布时间: 2015-05-02 09:54:00  

4月24日中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大钧教授在力学楼434室作了一场有趣的令人难忘的学术报告——“蕴藏在中国古代科技中的现代科学信息”,吸引了力学系众多师生前来聆听。报告由力学系杨莹教授主持。

王大钧教授于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被选为1999年度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王大钧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结构动力学、振动理论、振动控制、结构力学中的定性理论、古代科技中的现代力学问题研究等方面。出版专著两册,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影相3部,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学成果,被列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 力学卷>>“20世纪中国知名力学家”之一。曾在MIT、CIT、UC Berkley、列宁格勒工学院以及英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等地多所大学、科学协会和民间组织作学术报告。

在讲座中王大钧教授首先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极为丰富、珍贵的宝库,其中有些宝藏需要我们重新认识、重新发现和重新评价,它们蕴含着深层次的科学信息,需要用现代科学去揭示。随后,王大钧教授分别用奇特的编钟、奥妙的龙洗和神秘的透光铜镜三个例子来具体阐释了古代科技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对于编钟,王大钧教授主要从钟的分类、历史角色、音乐性能以及双音和短延音的科学机理等方面来介绍,通过对编钟定性、定量模态分析来展现编钟中蕴藏的科学技术。王教授通过中国著名小说《古镜记》引人了对铜镜的讲解,通过透光现象的演示和机理分析来展现了铜镜的热学、力学和光学巧妙结合的奥秘。

而后,王教授指出在不同的手况下搓动龙洗,会展现多样的图像和发出不同的声音。从对龙洗现象的研究中引发出三个现代科学的前沿课题:两个变形系统间干摩擦引发的运动;壳体水波的各种形态;高频激励壳体,引发壳内低频大幅水波。最后,通过上述三例和其他范例,操练出对科学史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