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孤立波发现三十年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1-15 07:39:00  

在波澜壮阔的科学探索历程中,类孤立波的发现迎来了其三十周年的辉煌时刻。202515日至7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研讨会在海南陵水的璀璨阳光下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邓小刚,南非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孙博华,清华大学符松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窦华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志东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陈亚铭教授,帝国理工大学江贤洋等众多领域内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北京大学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学术盛会。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电科海南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会议现场

研讨会在15日的清晨拉开序幕。开幕式上,陈十一院士和邓小刚院士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陈十一院士致辞

邓小刚院士致辞

符松教授主持研讨会  

随着开幕式的圆满结束,报告研讨阶段紧随其后。李存标教授以“SCS的发现过程”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在报告开始前,李教授深情感谢了庄逢甘院士和陈十一院士对其科研工作长时间的大力支持,正是在两位院士的引领下,类孤立波的发现才得以被世界所瞩目,并逐步成为世界的主流。李教授详细回顾了湍流的经典理论与实验结果,并深刻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自然转捩、K-型转捩、N-型转捩(H/C-型)、O-型转捩、Bypass-型转捩的不统一性;Theodorsen假设缺乏实验证据;转捩边界层与湍流边界层的表述不一致;以及自由扰动如何形成湍流结构等诸多难题。李教授介绍了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地解决上述世界难题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北京大学在边界层研究方面的实验与计算成果,揭示了SCS的普遍性。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的转捩理论,为理解类孤立波在整个边界层中的普遍存在提供了新的证据。通过展示其他学者在管流、混合层、尾流、分层流、射流和重力驱动流动等多种流动中类孤立波的普遍性,李教授最终得出结论:湍流的产生是由类孤立波主导的,湍流的起源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李存标教授作报告 

在随后的会议中,孙博华院士、窦华书教授、肖左利教授、蔡庆东教授、江贤洋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分别以“非定常层流边界层问题的相似变换与相似解”、“圆球绕流尾迹中转捩流动的类孤立波结构”、“三维空间发展可压缩混合层中波-涡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流体中的波和湍流产生”、“分层流转捩与混合过程”为题,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报告。北京大学的吴浦远、杨聪瑞、冯铮浩和胡宁也分别就“SCS in Piple Flow”、“Receptivity of Leading edge of Flat Plate: Qualitative measurements”、“Receptivity of Leading edge of Flat Pl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湍斑中的三维波结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证实了SCS在边界层、混合层、层流、分层流、射流和Falling film中存在。每一场报告都充满了学术的火花,激发了与会者之间的热烈讨论和深刻交流,现场掌声雷动。主题报告由清华大学符松、北京大学肖左利和蔡庆东主持。

 

 

研讨会报告人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孙博华、窦华书、肖左利、蔡庆东、江贤洋、冯铮浩、胡宁、吴浦远、杨聪睿)

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者围绕类孤立波的发现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类孤立波的发现不仅为湍流起源这一世纪难题提供了最完美的答案,也为湍流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推动湍流学科的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研讨会视频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live/details/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