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会第77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成功举行
中国力学学会第77次青年学术沙龙于2014年3月26日下午14:00在北京大学工学院1号楼210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及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常州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等多家单位的中青年学者近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杨越特聘研究员主持。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常青教授主持本次沙龙活动,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佘振苏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话。佘教授从两个方面做了发言,一方面是学会沙龙情况的介绍,他作为资深的沙龙参与者,同时又是上一届理事会中沙龙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于沙龙这些年在青年学者中加强交流、增进彼此感情、促进相关合作等方面都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鼓励在座的年轻人能够尽可能的多参加类似活动,开拓眼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他结合自身的科研体会,建议青年人眼光要放长远,要从“做文”逐步到“立论”,再从“立论”发展到可以“发现科学问题”,成为引领科学前沿的大家,这就需要青年学者多与本领域最资深的学者交流,提升自身素养。随后,工学院力学系系主任段慧玲研究员简单介绍了工学院及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发展情况。
本次沙龙活动邀请了三位报告人,分别是北京大学工学院李法新教授、杨越教授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的王成教授。李法新教授的题目是“基于悬臂梁接触振动的宏微观弹性成像及无损检测”,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重点介绍了铁电材料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由其研发的两款无损检测仪器,并细致地介绍了仪器的原理和测量优势。杨越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湍流中非局部准拉格朗日结构的识别-追踪-量化研究”,介绍了湍流中的多尺度拟序结构,提出了当今的固体和流体在分析方法方面很多时候是相互融合的,进而提出了拉格朗日流行的识别、追踪、量化理论和算法,分享了其方法和对今后研究工作的意义。
报告结束后,分组进行了联谊活动。与会代表对本次沙龙的学术报告质量表示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