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建春 教授
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湍流与燃烧研究专家,现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曾获得过“湖湘学者”、“楚天学者”、“湖南特聘专家”等称号。1983和198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热能动力),1995年于澳洲Newcastle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流体力学)。在澳大利亚工作期间,历任Adelaide大学国家研究员、主任研究员及兼职教授。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动力学、风力发电、高效燃烧以及燃烧污染控制(包括PM2.5)。在世界各地做特邀学术报告20余次,发表学术论文及报告18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收录且被引用1000余次;另获10余项燃烧器、射流喷嘴和超细颗粒物聚并装置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前者在欧、美、澳、亚诸国已授权)。
学历及学位
1979-83:华中科技大学(原名:华中工学院)动力系本科生(热动);1983年获学士学位
1983-86:华中科技大学动力系硕士生(热动);1986年获硕士学位
1988-89: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煤燃烧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燃烧技术); 因公派访澳而中止
1991-94:澳洲Newcastle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流体力学);1995年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1988:长沙理工大学(原名:长沙电力学院)电力系助教
1990-1991:Newcastle 大学机械工程系 访问学者
1994-1995:Newcastle 大学机械工程系 助理研究员
1995-1996:Adelaide 大学机械工程系 博士后
1997-2001:Adelaide 大学 澳洲国家研究员
2001-2005:Adelaide大学高级及主任研究员
2006-今: Adelaide大学兼职教授
2006-今: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学术事务/国际合作
· 国际燃烧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
· 国际一流学术杂志Intl J. Hydrogen Energy《国际氢能杂志》, Energy《能源》, J. Fluid Mechanics《流体力学杂志》, Combustion & Flames《燃烧与火焰》 Physics of Fluids《流体物理学》, 及 Physical Review E《物理评论E》等的特邀审稿人
· 澳政府研究基金(ARC)申请的评审专家 (Assessor;1999-)
·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评审专家(2006 - )/教育部《科学进步奖》评审专家
· 许多届澳亚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AFMC) 组委会委员及分组执行主席
· 第四届国际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ICFM-4, 2004) 分组执行主席
· Chaired Session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Fluid Mechanics, 2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August 25-29, 2008, Adelaide, Australia);
· Chaired Session of Turbulence, the 2007 Australian Combustion Symposium (Dec 9-11, 2007,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 与下列单位保持合作:美国Houston大学, 澳洲 Adelaide, West Australia & Newcastle 大学, 澳洲Indigo 科技公司和FCT-燃烧燃料公司, 以及香港理工大学
获奖情况
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培奖学金
1991:澳洲政府 OPRS 和 Newcastle 大学双份研究生奖学金
1997:澳洲政府基金委员会研究员奖 (每年设约25个名额供所有学科竞争)
2000: 其研究小组 (Turbulence, Energy & Combustion Group)与工业伙伴(FCT- Combustion Inc)一起获澳洲工程协会创新 (Innovation) 领域“工程优秀奖” Engineering Excellence Award - 获奖项目“悉尼2000年奥运会火炬燃料燃烧系统设计”
2001: 其研究小组 (TEC)与工业伙伴(FCT)一起获澳洲“合作研发优异成就国家奖”National
Award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Collaborative R&D - 获奖项目“旋转进动射流 Gyro-Therm 燃烧器的联合发展”
2010: 被授予“湖南特聘专家”
2012: 被授予“北京大学优秀指导老师”
研究方向
(一)基础
· 气体、固体燃料无火焰燃烧的形成机理以及与射流混合的关系
· 自由剪切流中湍流的形成发展及控制方法
· 湍流结构 (包括大尺度有序和小尺度无序结构)及发展湍流模型
· 各种流动中的湍流混合机理; 湍流混合特性及控制
· 气固两相流的混合和相互作用
(二)应用
· 研究开发高效低污染(工业)燃烧器、无火焰燃烧器
· 研究开发PM2.5捕集与减排技术
· 研究开发流动混合控制技术
· 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射流喷嘴技术
· 研究开发稳燃技术及装置(如奥运接力火炬,庆典火坛等)
研究基金
米建春曾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共获过 9 项澳大利亚政府研究基金 (ARC),2项香港ITSP基金,1项香港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863项目各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其中9项为唯一负责人;另外,来自工业界的横向研究基金6项。主要纵向基金研究项目如下: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气体燃料的MILD燃烧基础研究(2012-2014).
· 自然科学基金(NSFC) – 自激抖动射流形成于演变机理研究 (2011-2013).
·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 – Active control of a round jet using a novel pulsed minijet actuator (2011-2013).
· 自然科学基金(NSFC) – 自由剪切流中湍流局部轴对称性的研究 (2008-2010).
· 科技部863项目 – 大型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 (子课题: 风机叶片空气动力学实验研究) (2007-2011).
· 科技部863项目 – 超细颗粒物联合聚并新技术(2007-2010).
· ARC Linkage 2008-2010 – Enhancing the capture of fine particle emissions and gaseous pollutants by sorbents, using aerodynamic agglomeration.
· Hong Kong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me 2008/09 – Innovative Low-Emission and Efficient Coal Burner Technology.
· Hong Kong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me 2007/08 – Innovative Low-Emission and Efficient Burner Technology.
· ARC Large Grant 2001-2004- Origi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elf-excited jet-oscillations.
· ARC SPIRT Grant 1999-2001-Control of jet oscillations for enhanced combustion performance.
· ARC Large Grant 1998-2001-An exploration of continuously unstable jet flows.
· ARC Collaborative Grant 1996-98- Towards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NOx emissions for industrial gas fired burners.
· Australian Postgraduate Award (Industry) 1997-99- Turbulent mixing in self-exciting jet flows.
研究成果
发明专利:
Mi, J., Luxton, R. E. and Nathan, G. J.: Family of Oscillating Jets (抖动射流家族), 在多国获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包括 (网上 http://ep.espacenet.com 检索):
- The US Patent (美国)- US6685102 (2004.2);
- European Patent (欧洲)- EP1032789 (2004.9);
- Australian Patent (澳洲)- AU746248 (2002.4);
- New Zealand Patent (新西兰)- NZ504470 (2003.7);
- Chinese Patent (中国)- CN1279756 (2001.1);
- Japanese Patent (日本)- JP2001523559 (2001.11);
- Canadian IP Office - CA2308494 (2008.10).
米建春、陈国谦 (2005): 一种气体火焰稳燃器,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09308.0, 中国专利局, 公开(公告)号:CN1763427
米建春、杨立清(2006): 一种火焰稳燃器, 专利号: LZ200610080971.7, 中国专利局, 公开(公告)号:CN101078518
米建春、陈国谦, 杨立清(2006): 一种气体火焰燃烧器,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05308.6, 中国专利局.
米建春、周裕 (2008): 控制混合的煤气燃烧器, 专利号:ZL200810178796.4, 中国专利局.
米建春、杨立清、杜诚(2010): 一种促进颗粒相互作用的装置,专利号:LZ201020299190.9, 中国专利局.
米建春、杨立清、杜诚(2010): 一种促进颗粒相互作用的装置和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010504951.4, 中国专利局.
米建春、杜诚(2012): 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201210056892.8.
米建春、杜诚(2012): 一种利用电极荷电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201210056895.1.
|